人類面臨著人口、糧食、能源、環境等嚴重問題的威脅,科學家們認為,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,無不有賴于生物技術的應用與開發,而生物學科研究又成了生物技術應用與開發的基礎。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生物學研究手段日益精進,組織化學、細胞化學和電子顯微鏡等新技術,正在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工作者所掌握制片的方法雖然很多,但是其共同的特點和基本要求,不外乎要求盡量保持原來的結構,切成適當的厚度,以及應用各種手段使內容清晰易見,并且能使制片保持長久、不變形、不褪色。本文就制片過程中“浸蠟”、“包埋”中使用的工具及“浸蠟”、“包埋”方法進行改進,使制片技術能讓一般的生物工作者所掌握,同時對制片中磨刀的具體操作進行改進,一方面讓制出的切片更標準,另一方面,減少制作過程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
浸蠟與包埋石蠟能溶于透明劑如二甲苯、氯仿等中,把已透明的材料投入熔化的石蠟中,即可取代透明劑,而使組織的一切空隙為石蠟透入而填滿,這個步驟稱為浸蠟,只浸過蠟的組織塊在硬度和形狀上不利于切片。須將浸過蠟的組織塊埋于石蠟中,使之與石蠟在硬度和形狀上進行調節,達到切片所需要求,這個步驟叫包埋。浸蠟和包埋是組織切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個步驟。浸蠟和包埋的好壞直接影響切片的質量,在浸蠟過程中時間不宜過長,過長則可造成組織的脆硬,致使切片破碎,時間過短會使浸蠟不足,也難以切出較好的切片。同時浸蠟過程中使用的保溫箱溫度要適宜,太高會使材料收縮,太低石蠟會冰結而不能透入組織。
材料在浸蠟之前須經過透明。選用的透明劑不同,浸蠟的過程和方法也就不同,在實驗中選用的透明劑必須能溶解石蠟,這樣才有利于石蠟透入組織。
以上內容由三目生物顯微鏡廠家為您呈現。